构筑广阔国际舞台 戴森设计大奖赋能年轻发明家改变世界
时间:2023-08-10 17:16:28 来源:中国网
[8月2日,上海] 2023年戴森设计大奖中国大陆赛区决赛于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成功举办,由戴森工程师、行业专家及资深媒体人组成的评审团,共同见证了本届大奖中国大陆赛区三强的诞生。此次胜出的三强选手名单将于9月13日进行公布,后续他们将晋级国际评审,参与全球大奖的角逐。
戴森设计大奖创立于2005年,秉持着戴森公司和戴森创始人兼首席工程师詹姆斯·戴森所坚信的发明家精神,致力于鼓励年轻的工程师们以创新思维“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十余年来,戴森设计大奖激励了无数工程、设计专业学生做出改变人类生活的原创设计。
2023年戴森设计大奖中国大陆赛区决赛现场
希望新一代工程师大胆试错
随着戴森持续深耕中国,戴森设计大奖也见证了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和它们所蕴含的创新活力。自戴森设计大奖2016年正式进入中国,截止今年已累计收到2300份来自全国高校学生的优秀作品,戴森如此长期地深耕于中国新生代科技创新人才的扶持与培养,与其创始人詹姆斯·戴森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据戴森团队介绍,詹姆斯·戴森既不是一个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也不是传统的工程师,而是通过他在“白手起家”的过程中,通过的长期设计实践,来不断积累工程经验与知识。所以,詹姆斯·戴森成功后非常希望能够回馈社会,通过各方面的资源扶持让下一代工程师能够更快速地实现工程发明的落地,甚至是事业的起飞。
2023年戴森设计大奖中国大陆赛区决赛现场
另一方面,戴森始终相信“设计过程就是设计、创造、测试,然后再修正迭代”,这个过程是需要不停地去重复的。詹姆斯·戴森耗时四年,直至第5127个原型机才触碰到成功的开端。这个过程让他领会到完成设计制造要大胆地去试错,从失败中吸取经验,他也希望去鼓励现在的年轻人这么做。
以创新科技解决现实问题
今年,中国大陆赛区参赛作品数量高达590份,名列全球30个赛区之首,脱颖而出的八强作品聚焦医疗康复、创意开发、教育、新型环保材料制造相关领域,为当前世界普遍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原创解决方案。
在医疗健康领域,参赛者秉持着“科技向善”的精神,将创新硬件设备与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模型结合,改善病患生活质量。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作品Harmonious Integration是一款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仿生假手,通过收集大脑和肌肉信号进行交互,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先进、更实用的解决方案。而中国美术学院学生团队的作品“Revive新声”专为喉癌患者研发,辅助食道语发声训练,利用智能算法改善康复效果,帮助他们进行正常交流。
除了病患康复问题,今年的参赛者也为提升医务人员的病情诊断、管理效率提供了解决方案。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团队作品Portable Stroke Detector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检测而设计,采用多频非均匀背景微波成像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能够在短时间内识别脑卒中类型并进行预警,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清华大学的学生团队则设计了“水木呼吸”智能感测吸入器,利用病患吸入药物的大数据建立个案模型,旨在指导慢病呼吸道疾病患者的用药情况,提高病情控制率。
这些作品不仅在创新科技上进行突破,更体现出了发明者对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彰显设计工程师们为解决医疗领域的实际问题做出的积极努力。专业评委、戴森硬件团队负责人胡宏飞先生评价道:“我在这些作品上看到了明确的问题解决方案,也相信它们有望在医疗健康领域实现商业化、造福病患。很高兴看到中国的年轻工程师们对于目前的医疗健康需求有着深入的观察和关注,并积极地寻找突破口和改进方案,帮助解决人们面临的实际问题。”
戴森硬件工程师团队负责人 胡宏飞
设计多元化赋能可持续未来
戴森设计大奖一直鼓励年轻发明家跨越传统界限,以多元化的设计探索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用创意改善生活。在产品原型研发阶段,设计师在实现创意想法时常常缺乏电路和机械的专业知识,而来自浙江大学的学生团队就为快速原型制造提供了解决方案。他们的作品Mech Circuit采用导电钕磁铁,将电路、结构和造型设计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带有机械结构和电子电路的可交互原型,有助于设计师降低产品迭代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在设计与发明的过程中,创意共享则可以促进跨领域的合作和知识交流,激发更多灵感与创造力。同济大学团队作品Airbit旨在解决当前软体机器人开发工具对非专业人士的高门槛问题,并期望通过易用和扩展性强的模块化设计,搭配全开源的API接口,使更多用户能够轻松理解和创建自己的软体机器人,从而实现创意民主化,推动整个行业发展。
关于设计共享及开源,专业评委、极客公园总经理郑鑫认为:“开源和设计共享的理念可以促进创新和共同进步,推动科技、设计社区不断迈向更加开放和合作的未来。Mech Circuit和Airbit有机会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艺术和教育等领域,并在各行业中得到推广,提高其普遍性。”
专业评委、极客公园总经理 郑鑫
同时,在资源、环境、自然保护受到空前关注的当下,戴森设计大奖也致力于发掘那些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创意和技术,鼓励年轻发明家以更少的能源和材料来解决问题。本届决赛作品中亦不乏有望高效助力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作品。来自浙江大学的团队设计作品éra Planet关注儿童早期教育,结合AR技术及木制玩具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了解地球结构及生态构建。Print Clay Humidifier是一款由回收陶瓷废料制成的3D打印无电加湿器,旨在应对陶瓷废料的处理难题,并为其提供可持续的应用方向。它利用回收的陶瓷粉末来增加材料的孔隙率,配合独特的花瓣打印结构,使粘土的吸水性与加湿功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2023年戴森设计大奖中国大陆赛区决赛现场
“一个优良的设计,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策略,合理利用数字化的加工工艺与物联网的管理模式,在数字时代可以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策略。今年的优秀设计不仅具备实用的可持续理念,还具有前沿的商业可行性,发明者从材料选择、设计制造到产品延续使用等方面考虑了资源的合理利用,我很看好这些设计的未来发展。”专业评委、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工业设计师杨明洁如是说。
专业评委、知名工业设计师 杨明洁
助力人才培养,激励原创思维
2023年是戴森进入中国的十周年,也标志着戴森设计大奖在中国大陆开展的第七年。在过去的十年里,戴森在中国市场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投身工程教育事业,致力于通过戴森设计大奖培养本土科技创新人才并鼓励原创性设计,推动中国年轻一代发明家走向国际舞台。
当被问到戴森设计大奖对于中国大学生乃至中国教育的意义时,戴森硬件工程师团队负责人胡宏飞回忆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回顾我自己在读大学的时候,那个年代有点‘“落后’”,我们根本没有这么好的机会在这么多人面前去展示自己的想法,把它去付诸实践,甚至会得到外部机构的支持,获得奖金和国内外媒体曝光,以及全球获奖者交流论坛的机会”。而这也正是戴森设计大奖的创办初衷与存在意义——鼓励、赋能年轻发明家们去大胆地改变世界。
迄今,大奖已经激励了全国各地100多所高校的1万多名高校学生为全球性问题提出了创新的解决方案。未来,戴森将持续助力本土人才培养,戴森设计大奖作为一个倡导创新、原创设计的平台,将继续激励更多优秀的年轻工程师和设计师,为构建美好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戴森设计大奖往届获奖作品展
中国大陆赛区八强作品一览
Airbit 软体机器人的创造民主化开发套件
同济大学
目前的实验室软机器人套件操作和原型制作较为复杂,现有的开发工具可能会让非专业人士望而却步。Airbit旨在解决当前软体机器人开发工具对非专业人士的高门槛问题,并期望通过易用和扩展性强的模块化设计,使更多用户能够轻松理解和创建自己的软体机器人。它易上手的组装式创作方式和丰富的API能够满足不同层级和方向的娱乐、教育、创作、研究等需求,通过创造民主化推动软体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éra Planet 模块化智能木制玩具
浙江大学
玩具是引导儿童环保行为的合适选择,但现有智能木制玩具材料加工特性较差,智能化程度低且玩法单一,无法满足儿童的教育和认知需求。éra-Planet是一款模块化智能木制玩具,也是一部儿童“星球演变百科全书”。该设计采用借助手机APP及AR技术,快速更新迭代玩具玩法和游戏机制,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保持原有特点的同时,使生态教育更具趣味性,提高产品的可扩展性,让教育内容更加优质、直观、易学。
Harmonious Integration 灵巧仿生手
西安交通大学
假肢装配行业存在着实用性较低、设计制造环节不先进、服务不完善等问题,导致肢体残疾人群体使用假肢时体验较差。Harmonious Integration灵巧仿生手运用混合脑机接口技术研发,通过特征融合算法将肌电信号与脑电信号融合,驱动机械手执行目标动作,而使用者通过视觉任务反馈能够实现个性化抓取。该设计为肢体残疾人群体建立了一套性能良好、穿戴体验舒适、产品价格友好、服务系统完善的解决方案。
MechCircuit 原型设计制造平台
浙江大学
产品开发过程中,设计师往往缺乏电路和结构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使得他们在实现创意时缺乏技术手段,增加产品迭代的时间和金钱成本。MechCircuit采用新型导电磁铁,将电路设计、结构设计和造型设计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带有机械结构和电子电路的可交互原型。该设计将钕磁铁集成到电路中,让传统的静态电路变得可以运动,平台还搭配了可快速创建电路和磁体结构的软件工具,使得没有电路和机械背景的用户快速上手设计和制造。
Portable Stroke Detector便携式脑卒中诊断设备
北京理工大学
现有的传统脑卒中类型检测设备和移动CT车检测步骤复杂且耗时较长,可能耽误患者最佳治疗时间。Portable Stroke Detector是一款针对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检测便携设备,搭载了多频点微波成像技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识别脑卒中类型和进行预警。通过功能集成化、流程优化和信息可视化的设计手法,使医护能够快速操作和实时检测,从而延长救治时间,有助于在三小时内完成溶栓治疗,提高脑卒中救治效率。
Print Clay Humidifier 打印粘土加湿器
富克旺根艺术大学
陶瓷废料处理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仅在中国,每年就有数百万吨的陶瓷废料产生,这些废料不仅占据大量空间,若填埋不当,还会污染土壤与水源。Print Clay Humidifier是一款由回收陶瓷废料制成的3D打印无电加湿器,为陶瓷废料提供可能的应用方向。该设计基于多孔陶瓷的毛细吸水效应,允许材料吸收水分,将其带到表面并将水释放到空气中。并且,独特的花瓣打印结构使粘土的吸水性与加湿功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Revive新声 食管语发声辅助训练康复产品
中国美术学院
喉癌患者手术后切除部分声带后无法正常发声交流,传统的电子喉长期使用对人体有害,喉癌患者学习食道语较为困难。“Revive新声”是一款辅助食管语发声训练的康复产品,专为喉癌“喉部分切除术”患者设计。它通过多个传感器实时采集人体动态、声音等数据,并传输到服务器,采用智能算法处理数据、判断发声效果并在APP端进行量化反馈,以此提供不同阶段的康复计划。并且该产品操作方便,形状符合人机关系,佩戴轻便舒适。
水木呼吸 基于声学感测的哮喘管理方案
清华大学
呼吸道慢病患者吸入型药物使用错误率高,药物遵从性差,且呼吸道慢病患者控制病情不佳因素较多,难以预测发作。“水木呼吸”集成了传感器芯片系统与吸入制剂配合使用,能够实时监测吸入气流值,并结合物联网,加入声学与气流转换算法,实现各项功能的集成。在呼吸道疾病患者使用吸入器时,它纠正并记录病患的用药情况,以此作为病患的病情管理及健康追踪。同时,利用病患吸入药物的大数据建立病患个案模型,协助病情管理,监测生理状态及预测发作风险。